红色既醒目又喜庆,所以多数底商会选择红色招牌,房天下就是其中一个,恰如火红的楼市,不过这次红色并没有给它带来幸运。
3月28日,北京住建委抽查了多个中介企业,其中房天下因为虚假宣传,被注销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受此影响,截至29日美股收盘,搜房网股价下跌了0.06美元,跌幅为2.17%。
一时之间,“搜房网”这个名字又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如果不是这一公告,恐怕很少能有人注意到,这家还算老牌的房产平台,早已是乱象丛生。
两个搜房网
关于搜房网,还有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争名史”,两个搜房网之间的纷争,持续了10年之久。
2000年,李忠建立的道杰士公司和莫天全创立的搜房控股先后推出房地产互联网平台,而巧合的是名字都叫“搜房网”。此后,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大战。最终道杰士夺得这场战役的胜利,迫于无奈搜房控股就将搜房网改名“房天下”(fang.com)。
原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不料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对于搜房网(sofang.com)成为一个非常扎心的存在。
2010年,搜房控股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达到13.92亿美元,成为“暴发户”。此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李彦宏。李彦宏的个人公司出资4亿参与到搜房控股上市事件中,换句话说就是,房天下抱上了百度的大腿。
百度可是搜索入口的“霸主”,有了如此强大的后盾,房天下几乎霸占了所有资源。当用户在百度上搜索“搜房”或者“搜房网”时,出来的结果多数是房天下的信息。而不愿意舍弃多年来累积的用户流量,强势的搜房控股在宣传中依然继续使用“搜房”、“搜房网”的字眼。
久而久之,“搜房网”这个名字就变相回到搜房控股手中,而真正的搜房网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乱象丛生
对于消费者而言,搜房网和房天下之间的纠葛,只是商家的一场对垒。不过也许从一开始,搜房控股就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不甘于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坚持一条路走到黑。
有媒体列出房企和中介的三宗罪,“垄断房源,操纵市场价格;造谣生事,误导市场预期;提供虚假证明,扰乱市场秩序。”此次房天下被点名,正是因为发布“商改住”项目信息,属于虚假宣传。
原本已经登上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的“王位”后,搜房网更应该“谨言慎行”,但是却负面不断,屡屡让消费者失望。
2016年,北京的王先生通过房天下花了485万买下一套二手房,但是临近过户日期,却发现这套房屋是被法院查封的。房天下涉嫌无照经营,而经纪人更是无证上岗。最终,房天下被丰台区房管局取消在丰台的网签资格。
展开全文
房天下不仅是在国内违规操作,甚至把“罪恶”的触角伸到了国外,去年有一位中国买家在房天下网站上购买了美国房产,却发现一切都是骗局,买到的房产破烂不堪,“美国房产投资梦”彻底破灭。
购房者的怒火还未平息,租房的房客也遭遇雷人事件。2016年,成都一女子经过房天下网站租下一套房子,结果发现中介撬门而入,甚至把房子转租给其他人。搜房网给的回复就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不小心搞错了房号”。
各种负面消息频出,让消费者对线上房产中介平台多了几分戒心,此消彼长,对线下则多了几分信任。
与链家的恩仇
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都是各自为利益而战!
早期一直专注于线上的搜房控股,和链家等线下房地产中介均有合作,借助搜房网的力量,链家等企业找到了有效的推广渠道,而搜房网也得到更多房源,可谓是双赢局面。
直到2014年,搜房网突然掉转矛头,杀入到线下领域,先后收购了世联行、合富辉煌、21世纪中国不动产等公司的股权。搜房网这个举动无疑触动了房产中介的奶酪!最先发布公开声明的就是地产中介行业的老大链接,宣称将全面终止和搜房的合作,“搜房已经变成一家中介公司,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为了封杀搜房,链家使出“杀手锏”,直指搜房上有大量的重复房源、假房源。并称搜房挖走了大量的经纪人,一直在暗中布局线下,如今暴露出真正意图。其它暂且不论,单看这个“假房源”,链家并没有资格指控搜房。2016年,链家、我爱我家等十家中介被集体约谈,就是因为假房源。
作为线下的房产中介,链家自身也是问题多多。最为严重的就是炒作房价,甚至有媒体打出《链家到哪儿,哪儿房价就暴涨?》的标题,中介和房地产开放商暗中串通,恶意哄抬房价。大多数中介企业最终会把锅甩给经纪人,但其实企业在背后一直是默许的态度。
不管是线上的中介还是线下的中介,在它们频繁耍手段背后,最受伤的是消费者!
何以天下?
在经过2014年大张旗鼓的布局线下之后,仅仅一年,搜房就搞出了“经纪人裁员”风波。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刷单”。但这不免让外界质疑,搜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线上转型到线下,对于搜房来说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挑战。有互联网思维固然是好事,但是互联网思维是否同样适用于传统企业,却值得研究。
而且在经历房企中介的联合围剿后,搜房虽然没有元气大伤,但未来要走的路必定困难重重。有专家认为,搜房大裁员的根本原因是效率低下。裁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搜房更应该注重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消费者的体验。
有钱有势,似乎成了搜房的“通行证”,总能让它“化险为夷”,但是别忘了,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只会落得一个惨败的下场。
站在房产中介门口的小刘百无聊赖地拿出手机翻看着新闻,突然心中一惊,这次上黑榜的是自己的东家房天下,暗想:恐怕又有好多天不能开张了。收起手机,小刘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链家,站在门口的小张,正在用一种似笑非笑地表情看着自己!
小刘转身走进屋内,看着摊了一桌子的房源信息,第一次觉得有点烦躁不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